2018年,中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。2021年,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468.87亿美元,以人民币计达到9486.6亿元,这是中国连续第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。
据财联社报道,市场分析认为,考虑到来自欧洲的商品进口停滞,预计会有更多中国商品流向俄罗斯,主要是中国的电子产品、挖掘机、汽车、微处理器、服装、鞋和日用品。
俄罗斯已经增加了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和汽车的采购,但这方面的潜力依旧很大,因为这些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仍然短缺。

据了解,ZARA、阿迪达斯等品牌相继宣布在俄罗斯关店,俄罗斯出现了市场空白,甚至这些国际品牌的二手商品交易也十分火爆。
“我们希望在中国招募有供应链优势的品牌,甚至是一些国际品牌的代理商入驻我们平台。”前述中国区负责人表示。

但是,俄罗斯市面上可以买到一部分中国生产的可口可乐,这种行为在中国业内称之为“蹿货”。想实现跨国“蹿货”难度非常大。绕过品牌代理,便属于侵权,商家则会付出“血”的代价。
一位在速卖通平台销售的中国卖家透露,“我们注册店铺后,铺货了几百种产品,每天的销售额也就几十美元。”

有报道称,由于俄罗斯地域跨度大,轻工业弱,很多中小城市和地区不具备非常完善的日用品供应体系,存在品类单一的现状。
尤其是在疫情的影响下,大部分俄罗斯人已从原本习惯的线下购买转向了线上挑选。
据统计,2019年俄罗斯网络用户大概在9300万左右,76%的用户大于12岁。针对16~55岁网络消费统计数据来看,至少有一半人在线上进行了商品购买。
据了解,俄罗斯跨境电商业务中,有90%的卖家来自中国,2022年第三季度俄罗斯电商平台来自中国的销售量增长了十倍。
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