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大量患者正在等待手术,而且每个月都有数千名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紧急护理。据推算,由于本周的罢工,至少有5.5万个门诊预约可能会被迫推迟。
本月早些时候,英国已经发生过罢工,涉及教师、公务员、铁路职工、公交车司机以及安保人员等多个领域。罢工使2万多所学校停课、数百万人在家工作,造成高达2亿英镑的经济损失;由于机场员工也加入罢工大军,一些机场大排长龙;火车司机的罢工,导致英格兰大部分线路完全停运。

据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的数据,在去年8月至10月期间,公共部门除奖金外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.7%,但与此同时,通货膨胀率超过10%,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。在截至今年1月22日的4周内,英国食品价格通胀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6.7%。意味着,英国民众的生活质量下降,职业满意度下滑。
而罢工原因究竟是什么?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教师称,自2010年以来,教师的实际工资削减了23%或更多。此外,许多罢工者认为,他们的工作环境恶劣,人员严重短缺,这使他们的工作变得危险。
举行此次大规模罢工还有一个原因,是因为英国下议院本周二通过的一项法案。该法案要求卫生服务、消防和救援服务、教育、交通等行业的从业者在罢工日也需要维持基本服务,否则可能会被解雇。
对此,英国政府发言人于本周三解释称,这只是一个“应急计划”,旨在减轻罢工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英国本来是希望“脱欧”之后,“鱼和熊掌兼得”:一方面能够不受欧盟各种规矩束缚,可以更广泛、更容易地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,扩大英国的商机;同时,又能最大程度延续原来欧盟大市场带来的一些便利。
但“脱欧”后,英国发现,虽然跟欧盟签了贸易协定,但双方是有关税协定和关税边界的,而且欧盟并没有对英国最看重的金融业开绿灯。同时,英国离开了欧盟以后,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在下降、自身的市场吸引力也在下降,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设想。
